电驱动桥的革新和发展
早期的电驱动设计,电机、电控、减速器等部件都是单独布置,驱动系统相当复杂,且缺乏集成化设计。然而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,为了满足产品体积减小、重量减轻以及成本降低的需求,电机与电控的集成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。电驱动桥,作为“电机+电控+减速器”或类似结构的集成品,其优势在于能显著缩小体积、降低成本,并提升效能。例如,博世电驱动桥eAxle的集成设计,不仅减小了体积,还通过驱动母线的集成降低了成本。此外,冷却机组和高压电缆的集成进一步减少了损耗,提高了效率。大众MEB电动汽车平台对电驱动桥的采用,更是推动了其市场的推广。
在国际市场上,博世、博格华纳、采埃孚、吉凯恩、麦格纳等零部件巨头早已开始布局,并已向主机厂供应类似产品。而在国内,华域汽车与麦格纳的合资公司也致力于为大众MEB平台提供电驱动系统,同时,汇川技术、方正电机、精进电动、上海大郡以及上海电驱动等企业也都推出了各自的“多合一”产品。
博世(BOSCH)集团,这家总部位于德国的零部件巨头,是全球领先的技术和服务供应商。在电驱动桥领域,博世也展现了其深厚的实力和影响力。博世eAxle电驱动桥,作为一种一体化电驱动系统,巧妙地将电动机、电力电子设备和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融合在一个紧凑的设计中。这一创新使得零件数量得以减少,空间得到节省,同时降低了动力系统单元的复杂性。这些优化措施不仅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效率,还有效地降低了成本。
由于eAxle的零部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,使得其商业潜力巨大。该系统基于平台化理念进行开发,既可配备永磁同步电机,也可适配交流感应电机,灵活多变。同时,它不仅适用于前轴安装,还能根据车型需求适应后轴安装,适用性广泛。此外,通过精心设计的不同产品系列,其输出功率可实现从50kW到300kW的跨越,扭矩范围也从1000NM扩展至6000NM,提供多样化的选择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其快速且轻松的调整能力,能够轻松应对不同的车辆需求,有望为汽车制造商节省大量宝贵的开发时间。
吉凯恩(GKN),这家拥有250多年历史的英国零部件企业,是首家进军中国市场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。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创新能力,吉凯恩致力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eDrive技术,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。其eDrive解决方案与Driveline技术紧密结合,确保为客户提供高度匹配的产品。目前,吉凯恩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纳铁福在上海工厂专注于电驱动桥(eDrive)技术的生产,实现了电动机、逆变器和eAxle减速箱的一体化封装。
国内企业如华域汽车与汇川技术等积极推进电驱动桥市场,展现独特的竞争优势。华域汽车与麦格纳的合资公司致力于为大众MEB平台提供电驱动系统,同时,汇川技术、方正电机、精进电动、上海大郡以及上海电驱动等企业也都推出了各自的“多合一”产品。
采埃孚(ZF)在电驱动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和解决方案。早在2017年,公司就提出了针对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的mSTARS概念,该概念将高性能电力驱动系统集成到后桥中,并与AKC主动后桥转向系统相结合。在商用车和客车领域,采埃孚的电动轴集成驱动AVE和电动中央驱动CeTrax技术已经得到了多年的应用。公司提供完整的传动系统,包括电动机、变速器以及基于碳化硅的电力电子设备集成技术。
博世的eAxle、采埃孚的技术模块化、吉凯恩的eDrive等各具特色,推动了电驱动桥的革新。通过不同技术路径优化电驱动桥,如博世追求灵活平台化、采埃孚强调全方位系统集成等,形成独特市场优势。这使得公司在全球电驱动桥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。
在全球电驱动桥的趋势下,各大企业正在规划其电动化发展路径。这不仅需要面对技术和市场挑战,还需要持续推动创新。展望未来,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拓展,电驱动桥将继续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,引领汽车行业的革命性变革。